欢迎访问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当前时间:2013年4月2日 13:52:33
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新闻动态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2021年十大地区冲突与危机形势展望(上)

2021-03-12 来源:走出去服务港

【编者按】2021年2月,致力于冲突研究的民间数据库“武装冲突地点和事件数据工程”(The Armed Conflict Location & Event Data Project, ACLED)发布年度报告,对在2021年可能进一步演化或恶化的10个地区冲突或危机形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下是ICOVER安投平台专家对该报告前半部分内容的编译和概述。







埃塞俄比亚

  2021年6月5日,埃塞俄比亚计划举行全国选举;与此同时,该国多个地区同时被地区性武装冲突所困,2021年将是该国动荡的一年。自2020年11月初开始,埃塞联邦政府与该国北部的提格雷州(Tigray)前政府“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TPLF)之间的武装冲突就一直占据新闻头条。经过四周的激烈战斗,联邦政府似乎已取得决定性胜利;但据最近的信息表明,分散的地方性挑战和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危机,正在给联邦政府对提格雷州的占领带来高昂的代价。各地方武装组织在全国各地挑战埃塞联邦政府军队;而与此同时,种族暴力和杀戮几乎每周都在发生。
  截至2021年2月,该国的提格雷州、南方人民民族州(SNNPR)孔索地区(Konso)、奥罗米亚州(Oromia)西沃莱加地区(West Wollega)、克兰-沃莱加地区(Kelem Wollega)和Gujji地区,以及奥罗米亚州与东部的索马里州(Somali)交界地区,多起武装冲突均正在同时进行;而所有这些冲突已造成了数百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就在今年1月,埃塞与邻国苏丹边境地区也发生了暴力事件。而贯穿上述这些冲突的共同主线是:由“种族-区域民族主义”驱动的各群体势力,寻求权力、领土以及埃塞当局的正式认可。  

  尽管现埃塞总理阿比(Abiy Ahmed)领导的政府于2020年末军事上击败了TPLF,证明中央政府确实拥有相当强大的实力,但国内其他的地区争斗仍很可能导致2021年的动荡局面。埃塞作为“非洲之角”地区安全的关键,意味着该国发生的暴力将产生溢出效应,其将影响整个地区的政策和冲突形势。


印度-巴基斯坦

  对印度和巴基斯坦而言,2020年又是动荡的一年,在两国有争议的查谟-克什米尔地区(Jammu and Kashmir, J&K)控制线(LoC)附近,交火冲突不断加剧,导致两国关系直线下降。自2016年ACLED开始记录有关冲突事件以来,2020年是印巴两国冲突最激烈的一年。
  除了印巴的跨境紧张局势以外,印度安全部队在查谟-克什米尔地区(J&K)还继续面临伊斯兰武装分子的威胁。据报道,安全部队利用新冠疫情相关的封锁获得更好的情报源,以打击该地区的武装分子。除了与当局发生武装冲突外,伊斯兰武装组织还对执政的“印度人民党”(BJP)成员发动了多次针对性袭击,造成至少9名BJP政界人士死亡。
  此外,印度政府颁布的一项允许来自其他邦的印度公民在查谟-克什米尔地区(J&K)拥有居住权和购买土地的新法律,加剧了当地业已存在的紧张局势。这项法律引发了人们对潜在人口结构变化的担忧,担心这将使目前占多数的克什米尔穆斯林群体逐步成为少数族裔。此外,2021年议会选区的重新划分,预计将把这一地区的政治权力从穆斯林群体为主的克什米尔地区,转移到以印度教信徒为主的查谟地区。
  巴基斯坦的开普省(KP)、俾路支省(Balochistan)两地针对安全部队和平民的武装袭击正在上升。在开普省,与塔利班组织有关的武装分子以及“伊斯兰国”(IS)发动了数次零星袭击;包括“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TTP)在内的塔利班相关组织在2020年一直以巴基斯坦安全部队为目标,造成超过100人死亡。同时,俾路支省的分离主义暴力也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尤其是在该省较薄弱的地区;并且这一态势要早于各“俾独”团体间开始建立跨省联盟,以及巴基斯坦军队在安全行动期间对俾路支平民的镇压。

  尽管印度和巴基斯坦近期刚刚达成停火协议,并一致同意自2021年2月25日凌晨起停止跨境交火射击,但在不久的将来,进行实质上解决克什米尔冲突根源的努力仍不太可能。而印度与中国军队在拉达克专区(Ladakh)的潜在冲突,则将进一步加剧克什米尔地区的紧张局势。


缅甸

  2020年11月8日缅甸大选结束后,该国西部的若开邦(Rakhine)和钦邦(Chin)南部百力瓦镇区(Paletwa)的武装冲突一度平息;为争取更大自治权而战斗的若开族团体“若开统一联盟/若开军”(ULA/AA)宣布单方面停火,军方对此作出积极回应。此后双方又举行了数次会谈,讨论实现双边停火的可能性。然而,目前缅甸正在经历的重大政治变动则将可能破坏上述停火谈判。
  最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缅甸军方在战斗期间以及针对平民区进行的空袭和炮击次数,均较2019年有所增加;过去两年的冲突,已造成许多平民伤亡。虽然目前上述地区实现了暂时停火,但冲突双方仍未达成任何稳定的解决方案。
  随着该国西部地区冲突的平息,军方在2020年12月间,与东南部克伦邦(Kayin)的“克伦民族联盟/克伦民族解放军”(KNU/KNLA)之间的冲突却有所增加;中南部勃固省(Bago)的武装冲突也已持续到了2021年。由于KNU/KNLA认为军方继续在KNU/KNLA控制区修建道路的行为,违反了2015年“全国停火协议”(NCA),导致双方之间的敌意不断加深。
  同时,在缅甸东部的掸邦(Shan),尽管“掸邦复兴委员会/南掸邦军”(RCSS/SSA-S)与“布朗邦解放阵线/德昂民族解放军”(PSLF/TNLA)之间的紧张关系,一度已在2020年早些时候基本平息,但这两个反政府组织之间的战斗却在接近年底时有所增加并持续到了2021年。
  在以上这些背景下,缅甸青年活动人士在2020年举行的反战示威,也遭到当局的镇压。学生和青年活动人士已在若开邦(Rakhine)和曼德勒省(Mandalay)举行了多次示威活动,而曼德勒省目前已成为该国学生运动的“聚集地”。值得注意的是,存在于广大缅甸青年中的反战情绪,已明显跨越了种族界限,当局的持续镇压只可能引发进一步的不满。

  在2021年,除了军变导致的混乱局面有可能加剧外,目前处于“休眠”状态的武装冲突也仍然存在重新爆发的威胁。比如,若开邦的冲突尚未得到政治性解决。许多若开族和钦族(Chin)的村民仍然流离失所,更不用说成千上万的罗兴亚(Rohingya)难民仍在孟加拉国的难民营里遭受苦难。此外,克伦邦(Kayin)、掸邦(Shan)的冲突也均存在加剧或继续的不安迹象。而当前缅甸军方强势上位,则可能使之前任何的地区和平谈判前功尽弃。


海地

  在2020年政治危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海地的安全局势也因帮派暴力的程度增加而继续恶化。与2019年全年相比,该国在2020年针对平民的暴力事件增加了近35%。暴力事件主要集中在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的贫困街区,而这些地区处于当地帮派头目的割据和控制之下。2020年,大多数针对平民的暴力行为是由已知或不明身份的犯罪团伙实施。并且,帮派暴力的激增很可能与海地总统莫伊兹(Jovenel Mo?se)于2021年2月7日结束的宪法授权任期,以及将于2021年9月举行的大选有关。
  而在2020年1月该国议会解散前,议会未能就组织立法选举进行表决,这进一步损害了总统职位的合法性;根据海地宪法,由于议会功能的缺失,总统将可以通过颁布总统令进行“自由”执政。

  2020年11月26日,莫伊兹总统签署了两项关于国家安全的总统令,成立了旨在遏制恐怖主义的“国家情报局”(ANI)。然而,这项总统令扩大了“恐怖主义”行为的范畴,其将不仅包括通常由犯罪团伙实施的敲诈勒索,也包括了示威者常常进行的设置路障阻碍交通的行为。照当前的情况看,莫伊兹总统可能会以“国家稳定”的名义,利用ANI镇压国内的反对派和示威活动,而不是主要针对犯罪集团。海地政府的威权主义统治趋向,或将引发国内进一步的暴力和动荡。


白俄罗斯

  自2020年8月白俄罗斯总统选举举行前夕,开始的针对总统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的示威活动,至今已持续八月,但无论是反政府示威者还是政府当局,都没有作出让步。自选举结束以来,全国各地的大规模示威活动仍在继续。示威者不满总统选举的结果,要求卢卡申科辞职,并呼吁举行新的总统选举。
  示威者同样呼吁对在示威期间对示威者施暴的安全部门成员进行起诉。卢卡申科政府拒绝了示威者的要求,但提出将进行一些改革措施;并同时镇压示威者,以削弱反政府运动。报告认为,卢卡申科政府目前主要依靠俄罗斯的支持,尽管俄罗斯在试图扩大其对白俄罗斯控制的同时,也可能会试图削弱卢卡申科的权力。
  进入2021年春夏季,伴随着天气状况转好,白俄罗斯反政府示威活动的规模和数量将很可能增大,并将对卢卡申科政府通过的改革举措做出回应。目前,示威者尚未诉诸于大规模暴力来实现其诉求。包括斯维特兰娜-季哈诺夫斯卡娅(Sviatlana Tsikhanouskaya)在内的白俄罗斯反对派领导人,很可能将与欧洲各国政府,以及美国的拜登政府进行密切合作以施压卢卡申科;但考虑到目前俄罗斯对白俄的支持,这种“施压”的效果将非常有限。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外安保信息技术(北京安库)经贸摩擦预警中心、长三角中小企业海外风险预警中心、ICOVER全球安投研究信息数据库、安库风险信息公司
上一篇:合肥多地开放新冠疫苗免费接种
下一篇:缅甸中企遭打砸抢烧 中使馆回应 最新进展:两地区军事管制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数据统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后台管理
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版权所有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查看 技术支持:安徽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51-65377563 皖ICP备10013724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646号

总访问量 39818103      今日访问量 01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