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 政府站点 --
安徽省商务厅
-- 友好商会 --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
-- 考试认证 --
安徽教育网
2021年十大地区冲突与危机形势展望(下)
2021-03-26 来源:走出去服务港
【编者按】 2021年2月,致力于冲突研究的民间数据库“武装冲突地点和事件数据工程”(The Armed Conflict Location & Event Data Project, ACLED)发布年度报告,对在2021年可能进一步演化或恶化的10个地区冲突或危机形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在此前已介绍该报告1-8章节基础上,本文是ICOVER安投平台专家对报告最后两个章节的编译和概述,供读者参考。
莫桑比克东北部边境的德尔加杜角省(Cabo Delgado),随着强度升级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叛乱、“境内流离失所者”(IDP)的数量上升、霍乱疫情的暴发以及新冠病毒肺炎大流行,莫桑比克政府应对安全形势恶化能力的 捉襟见肘 ,已被暴露无遗。 这些局限性,加上进入邻国坦桑尼亚的 武装叛 乱势力,正在把德尔加杜角省的局部冲突升级为一场国际性的“大戏”。
2020年,莫桑比克国内的不安全状况加剧,而德尔加杜角省的伊斯兰极端组织叛乱活动更是升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2020年期间,ACLED记录到该省有超过1600人死于相关的武装袭击,是2019年报告死亡人数的三倍多。叛乱分子具备了在该省各地开展行动的能力,在从北部的楠加德县(Nangade)到南部安夸贝县(Ancuabe)的11个县区,均有叛乱势力存在。叛乱分子的武装行动威胁到当地重要的基础设施,并损害莫桑比克当局对领土安全的控制。
2020年12月,德尔加杜角省东北端帕尔马县(Palma)Mute村附近,叛乱分子发动袭击,迫使法国道达尔(Total)石油公司关闭其旗舰的“液化天然气”(LNG)项目;此后,道达尔LNG项目面临的袭击威胁一直持续。叛乱分子还能对包括该省东北部滨海莫辛布瓦县(Mocímboa da Praia)在内的战略性要地进行控制。众多袭击活动表明,政府军对城镇和道路控制的巩固能力有限。
由于政府军应对冲突能力有限,莫桑比克政府对私人军事承包商(PMC)的依赖正在不断增加,其中最主要的是Dyck Advisory Group (DAG)以及一些地方民兵自卫队。尽管DAG并不提供地面作战部队,但它为莫政府军在德尔加杜角省的行动提供了重要的空中支持,其重要性已在2020年充分体现:DAG参与了政府军展开的至少36次平叛行动,占当年此类行动总数的超过25%。
但与此同时,武装分子也积极发动针对德尔加杜角省平民的袭击;2020年,在该省记录的所有“有组织暴力”事件中,针对平民的暴力占到近70%。这些袭击也造成这一地区更多平民流离失所。据报道,截至2020年12月,莫桑比克超过50万的“境内流离失所者”(IDP)来自于德尔加杜角省。
2021年,由于莫政府依旧缺乏可持续的扭转策略,武装分子不间断的袭击活动将继续,而政府军也只能试图压制武装分子在几个热点敏感区域的活动,但不能明显削弱叛乱武装实力。武装分子则很可能继续扩大其活动范围的地理边界,包括向邻国坦桑尼亚的进一步渗透。同时,莫政府则将继续重度依赖私人军事承包商,并将提升对地方民兵自卫队的依靠。此外,相关国际势力(葡萄牙、美国、法国)进一步介入的可能性也很大,且不排除莫政府对允许外国武装力量直接介入态度的转变。
“萨赫勒危机”持续至今已近10年,域内的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三国,2020年武装和有组织政治暴力事件的数量和死亡人数,均超过2019年记录总数。过去两年的暴力冲突经历一个重大的模式转变:2019年,萨赫勒地区的武装叛乱曾一度达到顶峰:与“基地组织”(Al-Qaeda)有关联的“支持伊斯兰与穆斯林组织”(JNIM)和“伊斯兰国大撒哈拉分支”(ISGS),同时发动进攻并占领了马里、布基纳法索和尼日尔的三国交界地区。上述三国的政府军均被迫从边境地区撤军,将此前的争议领土拱手让于圣战武装分子。这也使得政府军处于高度的防御地位,凸显了“萨赫勒五国部队”(G5 Sahel Force)中上述三个成员国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互动性。 2020年初,法国开始通过向萨赫勒地区增兵、扩大与当地政府军的合作规模,拉开一场渐进变革的序幕。虽然此后的行动中,有侵犯人权行为报告,但国际部队和当地政府军已逐步扭转局面。而圣战组织JNIM和ISGS之间全面的“地盘争夺战”,则进一步削弱了其自身的实力。 然而,JNIM和ISGS均一再展现出其较强的灵活性和恢复力。因此,截至目前,国际部队和当地政府军在战术上取得的胜利,并未导致圣战武装战略失败;对于圣战武装而言,他们的战略仍取决于“不输光即是赢”的逻辑。为此,圣战组织们正在改变其行为模式:JNIM正更多利用远程遥控的简易爆炸装置(IED)对法国军队、联合国驻马里稳定团(MINUSMA)和马里政府军发动致命性袭击。ISGS则经常诉诸大规模暴力,以及通过勒索性征税、抢夺牲畜牛对平民施加压力。 2020年8月的马里动乱及军事政变,凸显了马里危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虽然马里之后未进一步陷入混乱,但该国已目睹了很多正在升级的次级冲突和新的爆点。例如,圣战组织JNIM已将其势力范围延伸到西南部卡伊大区(Kayes)、锡卡索大区(Sikasso)等地;在中部莫普提大区(Mopti),JNIM和富拉尼人(Fulani)民兵的同盟,与多贡人(Dogon)占多数的武装组织“Dan Na Ambassagou运动”之间的冲突也大幅增加;冲突双方还不断发动针对当地社区平民的袭击。 伴随着萨赫勒地区安全形势的恶化,人道主义危机也急剧加深:超过200万人流离失所,粮食供给不足问题严重。布基纳法索作为本轮人道主义危机的“震中”,表现得尤为脆弱。2020年11月举行的大选则体现出中央政府在外围地区微弱的控制力(该国北部和东部的许多地方都没有举行投票)。尽管该国安全局势持续恶化,全国有14个省已处于“紧急状态”超过两年,但总统罗克-卡博雷(Roch Kaboré)仍获得连任并进入其第二个总统任期。 2020年12月27日,尼日尔举行第一轮总统选举,开启该国首次以民主方式实现权力过渡的进程。2021年2月23日,执政党“尼日尔争取民主和社会主义党”(PNDS)总统候选人穆罕默德-巴祖姆(Mohamed Bazoum)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获胜。与邻国马里、布基纳法索相比,尼日尔通常被认为受到武装团体的影响较小;然而,该国面临着几个明显的威胁:乍得湖(Lake Chad)流域的“博科圣地”(Boko Haram)叛乱、尼日尔最西端的蒂拉贝里大区(Tillabéri)由ISGS和JNIM推动的萨赫勒叛乱,以及在尼日尔-尼日利亚边境地区沿线肆虐的犯罪团伙活动。 尼日尔也曾一度免受类似邻国大规模平民遭袭事件的波及,但这一状况已从2020年发生改变:2020年12月12日,尼日尔东南部的迪法大区(Diffa)Toumour村遭到极端组织“博科圣地”武装分子袭击,造成28人死亡,另有约100人受伤、约800间房屋被焚。2021年1月2日,蒂拉贝里大区(Tillabéri)Tchomabangou和Zaroumadarey两个村庄,遭到圣战组织ISGS武装人员袭击,共造成至少100名平民死亡。2021年3月21日,西部的塔瓦大区(Tahoua)多个村庄遭到一伙武装分子袭击,造成137名平民死亡,另有多人受伤。 此前针对叛乱武装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到目前为止仅取得短期成效,军事努力尚未转化为这一地区的安全“红利”。如要产生任何有益和持久的影响,国际部队和当地政府军或须在目前的行动结束后,考虑应对地区安全的长期解决办法。 域内国家政府与社区之间脆弱的关系、武装团体利用种族和社区矛盾煽动冲突,已导致萨赫勒地区发生了有史以来最致命的一系列暴力事件。而近期在尼日尔发生的一系列平民遭袭事件则表明,这一地区仍面临圣战武装团体、基于社区和种族的民兵组织、政府军之间发生进一步大规模暴力冲突的直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