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频道大型工业记录片《钢铁脊梁》第四集播出十七冶兰州奥体中心建设故事,重点展现了十七冶以卓越的智慧建造和钢结构技术,匠心打造超大无柱空间的钢铁“花瓣”,树立智慧精品场馆新标杆。

大型场馆工程具有工期紧、体量大、多专业交叉、造型复杂、施工组织及管理难度大等特点,中国十七冶集团积极探索智能化在工程中的深度应用,开展科研专题研究,以专业性、创新性、实用性的科技攻关支撑起精品场馆的建设,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了新突破,也为行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了引领作用。
公司率先在兰州奥体中心采用以国家5G通信建设为基础,充分利用智能传感器、智能视频身份识别、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着力打造智慧场馆、智能化建筑新标杆。通过业务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科学应用,搭建起一个以进度为主线、以成本为核心、以项目为主体的多方协同、多级联动、管理预控、整合高效的智能化生产经营管控平台,保障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
项目部以博士带头组建科技攻关团队,利用BIM和5G技术运用,构建项目BIM数据中心与协同管控平台,实现全专业模型信息及业务信息集成。BIM技术在项目质量管理与进度管理中全面运用,将建筑设计最终落地在施工上面,更好的为施工服务,把设计与施工配合起来,实现设计的最终目的。
兰州奥体中心项目体育场平面轮廓为直径290米的圆形,总建筑面积89800平方米,建筑高度65米。整个钢结构罩棚系统由4.6万根管、340个铸钢件及40个球铰支座装配而成,最大悬挑长度44.5米、最大宽度71.6米、最大高度62.2米,外围落地桁架交叉处及内场交叉桁架悬挑端分别布置了20个临时支撑点,支撑架最高达48.7米,单点最大支撑重量约为377.4吨,安装及卸载难度位居全国同等规模体育场的前列。
容纳6万坐席的兰州奥体中心场馆,用巨型“钢伞骨”撑起了一个超大无柱空间,4.6万根钢管上下弯曲,左右扭转,拼接出世界上最硬的花瓣,呈现出玫瑰的造型。兰州奥体中心钢结构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卸载最后一段7个临时支撑架。卸载时,7个支撑架上的工人必须步调一致,同步切割掉临时连接件,否则,某个支撑点局部受力过大,会对整个钢架结构造成破坏。卸载成功意味着重达1.8万吨的钢结构彻底扔掉扶手,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支撑。

兰州奥体中心在建设过程,利用物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和BIM等核心技术,集成项目软、硬件系统,实时汇总数据,实现建筑实体、生产要素、管理过程的数字化,让BIM+智慧工地数据决策系统成为奥体中心项目生产提效、管理有序、成本节约、风险可控的数字大脑,既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又降低了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项目团队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建筑业绿色建造暨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创新杯”BIM大赛一等成果、“龙图杯”BIM大赛一等奖、“新基建杯”BIM大赛一等奖等殊荣。项目2019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将于2022年1月底交付,整个工期较同类同类工程缩短约四分之一,并在全国创造了由一家施工企业独立完成全部场馆建设的先例。项目建设案例被甘肃省作为典型上报国务院。2022年春节过后,兰州奥体将全部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