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当前时间:2013年4月2日 13:52:33
信息服务
友情链接
信息交流当前位置: 信息服务>>信息交流

建设“绿色一带一路”,实现跨领域项目的标准化

2023-10-07 来源:亚洲金融观察
“绿色一带一路”构想将环境和社会因素纳入“一带一路”倡议项目,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并与全球项目接轨,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环境破坏挑战。亚洲金融机构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对其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工作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协调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保险公司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评估与其在披露项目细节、相关风险和所采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方面的透明度密切相关。如果保险公司没有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或实施风险缓解战略就参与高风险项目,那么其声誉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一带一路”项目内在属性的道德考量有可能影响公众的看法。如果项目与侵犯人权、环境恶化或其他道德问题相关联,保险公司的声誉可能会面临潜在的不利后果。

一、“绿色一带一路”的框架

“绿色一带一路”承认了项目会导致的生态风险,比如建筑施工或环境污染可能造成的社会破坏,这进一步证明了“绿色一带一路”的合理性。2016年“‘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战略实施框架”曾强调,这些潜在风险有可能阻碍未来的投资和政治合作。该倡议强调了中国认识到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并平衡可持续发展,同时坚持环境保护和履行社会责任。自提出以来,“绿色一带一路”的概念在政府、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和民间团体等各利益相关方之间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绿色一带一路”的提出体现了中国执行健全经济政策的决心,同时也认识到“一带一路”对相关地区生态和社会方面的潜在影响。

在“绿色一带一路”的大框架下运作的绿色金融领域,对中国政府和西方分析家都具有重要意义。“绿色金融”的概念大致包括两类不同的金融实践。其一,采用考虑生态的可持续金融工具,如绿色债券,以有效筹集资金,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多方面障碍。2019年英国工业联合会(CBI)曾强调,这些工具重点在于促进和发展低碳基础设施。其二,绿色信贷指南的制定和执行,其中包括贷款机构在为各种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时所考虑的一系列监管措施。中国在境外市场发行绿色债券对“一带一路”具有重要意义,为一系列国内和国际基础设施项目提供金融资源。但根据2018年Gallangher和Qi的研究以及2019年CBI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其中高达95%的部分都是针对不属于“一带一路”的富裕国家的清洁能源、交通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倡议。作为广泛讨论的 “中巴经济走廊”的积极参与者,巴基斯坦是唯一一个通过发行绿色离岸债券有效获得资金的低收入国家。目前,尽管提倡利用“一带一路”的“专项基金”,但有关“一带一路”项目中低碳基础设施的重要绿色债券发行明显不足。

二、实施跨领域项目的标准化度量

“一带一路”项目正在推进,参与国采取和推广绿色金融战略以及促进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向更具环境可持续性的“一带一路”过渡。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国家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缺乏知识、能力不足以及普遍认为绿色金融产生的激励作用有限。在对造成这些挑战的根本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后,可以明显看出这些因素的复杂性。“一带一路”所包含的项目在特点、规模和结果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这些项目具有多面性,横跨能源、交通和基础设施等众多领域。为了使公司的项目与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及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框架(ESG frameworks)实现最佳同步,银行和保险机构必须采用定制方法,全面考虑与每个项目相关的独特风险和机遇。目前,可持续发展咨询公司提供的衡量指标层出不穷,从而导致标准化的缺乏。非标准化指的是缺乏普遍采用的标准、指南或框架,而这些标准、指南或框架可用于评估和量化特定主题的各种要素。所以,在推进“绿色一带一路”或其他旨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时,需要结合一定的标准来探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

在“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内,标准化的不足阻碍不同项目对环境和社会影响的一致性评估和比较。在缺乏广泛认可的基准的情况下,不同的金融机构、实体和利益相关方可能会采取不同的方法评估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这种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对项目的持续可行性和道德义务有不同理解。此外,企业和机构可能会以各种形式提供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数据,并采用一系列指标和术语。这种情况可能带来的潜在后果是,金融机构在评估项目风险和影响时可能会出现缺乏足够或可比较的数据。由于缺乏普遍接受的方法以及无法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进行一致评估,此时“一带一路”项目需要建立标准化基准来评估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的影响。这些标准需要有综合框架来评估和披露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表现情况。东道国与中国政府之间的互利合作为建立健全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影响评估框架提供了机会。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实现产业融合和用户定位,并确立全球统一的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报告评估标准和框架,例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和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中的规定。

有许多值得注意的成功案例证明了有效实施标准化指标的必要性。可持续服装联盟(SAC)就是一个典范,它在整个行业中致力于协同合作,在引领希格斯指数的进步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包括品牌商、零售商、制造商和非政府组织在内的各利益相关方通力合作,共同开发了一套标准化度量指标的综合框架,旨在评估服装和鞋类产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固有的环境和社会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利用这些关键绩效指标,企业可以对其可持续发展绩效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比较。除此之外,赤道原则也值得我们注意,其原则包含已被金融机构广泛采用的风险管理框架,可用于识别、评估以及有效监督与项目融资相关的环境及社会风险。成功促进遵守责任的项目融资需要建立一个普遍接受的基准。这些范例证明,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开展项目,以形成连贯、可持续的做法。在“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内,各利益相关方能够从这些模式中获得重要启示,从而共同建立评估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因素的行业标准。当前的关键因素是保证广泛参与、与项目目标保持一致,以及致力于透明度和问责制。

结语对亚洲金融机构而言,“一带一路”具有非凡的前景,有能力加快其扩张步伐并提升其全球影响力。随着横跨多个大洲基础设施项目的涌现,“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了广泛的优势,多方面、多角度地重塑了金融机构的战略选择。该倡议还涵盖了与其轨迹相交的新兴市场,可以说各种地理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赋予了亚洲金融企业独特的优势,使它们获得无与伦比的机会参与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经济体的建设。向这些市场的战略扩张将这些企业置于经济扩张的前沿,这样它们便能有效地利用新兴客户群,并提高市场份额。

虽然“一带一路”具有广阔前景,但是并非不会遇到挑战。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必须对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私人资本匮乏、必须促进利益攸关方之间的有效合作,以及必须将可持续发展因素考虑在内。以明智的方法克服这些障碍,不仅能保障投资承诺,还能优化优势。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一带一路”为亚洲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智慧和能力的绝佳机会。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融资和实施错综复杂,需要同等复杂的金融解决方案。展示金融智慧不仅有助于巩固其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还能吸引积极寻求其专业知识的潜在合作伙伴和客户的注意。在追求这些多方面利益的过程中,必须将优先采取积极主动措施作为重中之重。

总之,“一带一路”代表着亚洲金融机构的范式转变,它是一种催化剂,激励着亚洲金融机构探索尚未开发的领域,重新定义经济扩张的参数。多元化、地域扩张、可持续融资、创新展示和全球认可等各种优势的汇聚,使这些企业能够扩大影响力,获得更多机遇。

上一篇:欧盟宣布即将对我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商务部回应
下一篇:建立综合数据中心,提升“一带一路”项目可行性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数据统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后台管理
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版权所有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查看 技术支持:安徽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51-65377563 皖ICP备10013724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646号

总访问量 38663788      今日访问量 008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