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当前时间:2013年4月2日 13:52:33
信息服务
友情链接
境外投资当前位置: 信息服务>>境外投资

我国境外资源型投资的政策选择

2012-09-24 来源:商会

    一、境外资源型投资状况

根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投资者在国(境)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8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3220亿美元。
1.境外采矿业投资呈现上升趋势。201 1年以来,我国境外并购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据相关机构统计数据,矿产及能源的境外并购最为活跃,占境外并购案例总数的19.1%;并购规模高达1472亿美元,占境外并购总额的52.4%,增幅达63.07%。强劲的势头在2012年呈延续趋势,今年2月完成的9起境外并购案例中,其中4起分布在能源矿产行业。
 2.投资主体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2010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前50家公司中,包含中石化、中石油等数十家以资源投资为主业的大型国有公司。以民营企业为主导的境外资源型投资近年来也较活跃,但总体投资规模仍然无法和大型国有企业相提并论。
3.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矿产资源丰富,当地矿业公司实力雄厚,掌握着全球较多的矿产资源,不仅控股本国内的矿山,还涉猎境外如南美洲、非洲等国的矿山,吸引了我国大量并购资金的流入。截至2010年末,我国对澳大利亚采矿业的投资达642亿美元,位居各投资目的国之首。目前,我国矿业公司将投资目光更多地集中在亚洲、非洲和南美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尼、老挝、菲律宾、蒙古、赞比亚、南非、智利、秘鲁等国。
4.在投资模式上,并购居多。资源型投资项目大都有金额高、施工时间长等特点,并购能够快速进入生产阶段,节约建设周期,投资效应能够较快显现。我国企业境外大型资源型投资大都以并购方式展开。此外,还有合作开发、独资经营等方式。
二、面临的挑战
(一)东道国国家安全的挑战
发达国家因其良好的投资环境成为国内投资者竞相开辟的市场。然而,我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资源型投资却频频遭受所谓可能影响东道国国家安全的冷遇。由于我国矿业企业多数御拥有国企的背景,企业的境外投资行为往往被一些东道国视为政府行为,更容易将我国企业的投资行为提升到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的层面加以审查,不利于国内企业的境外资源型投资活动的开展。
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我国境外资源型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来看,其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一些国家的政局不稳,充斥着反政府武装、宗教势力、恐怖主义等各种不稳定因素,外国投资企业特别是资源开发企业,因其地处偏远难以获得政府有效的保护,往往成为当地各种势力角逐的工具或牺牲品。
(二)资源民族主义风险
资源民族主义通常被解读为一国维护或控制本国自然资源的势力。“2011年度矿业和金属业商业风险报告”显示,资源民族主义风险居于全球矿业和金属业公司商业风险榜单的第一位。根据该报告,在过去12~18个月中至少有25个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征收税赋或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大大提高了资源型投资企业的成本压力,如澳大利亚政府曾于2010年5月公布税改方案,对全部非可再生资源征收高达40%的“资源超额利润税”。有些国家则规定了资源型行业外资的限额,或强调本国资源要由本国企业控股,更有甚者还规定严格限制外资进入的条款。从资源保护角度而言,资源民族主义有其合理的成分,然而一旦过度则不利于东道国自身资源的合理开发,也有损害于东道国经济的发展。
(三)其他竞争对手的挑战
资源的不可再生陛决定了资源型企业之间竞争必然激烈。整体而言,我国企业在境外的资源型投资活动起步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投资经验不足,境外投资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阻力。同时,也面临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包括印度、巴西在内的新兴工业国,由于其经济的发展对于资源的渴求不亚于我国,对我国企业的境外投资活动形成有力竞争。
此外,由于国内信息不畅,企业之间协调不到位,国内企业在境外的投资也常面临内部相互间的恶性无序竞争。
(四)资金压力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2011年4月发布的《2010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显示,融资难是企业在境外投资中遇到的最大挑战。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融资体系建设滞后,企业对外投资的融资渠道单一,境外投资所需资金主要依靠企业自有资金以及借助银行贷款。该《报告》显示,在被调查的企业中,使用企业自有资本开展对外投资的占44%,资金来自银行借款的占27%,通过在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资金的占14%。在尚未未对外投资的企业中,有34%的企业表示资金不足是导致投资意愿未能转化为投资行为的最主要因素。
(五)投资信息获取难
信息渠道不畅通、投资相关信息获取难,是国内企业在跨国投资中普遍面临的问题。在境外资源型投资方面,这一问题依旧较为突出。目前,在境外开展资源型投资的企业面对的最大障碍之一,是缺乏目标国的资源潜力远景区域分布、资源分布、矿业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在境外投资过程中,由于获取的信息有限,导致企业往往丧失投资机遇,或发生多个国内企业集中关注相同的项目而造成内部竞争,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
三、对策分析
(一)淡化国企的政府色彩,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开发
推动民营企业联合组建大型境外投资公司,将境外松散的、小规模的投资集中起来,以多功能、集团化的模式合力开展境外资源开发,克服以往民营企业境外投资单打独斗、无序竞争的局面。借鉴国际经验,成立专门的机构,帮助企业克服境外资源型投资所面临的信息瓶颈和资金瓶颈等问题,并对相关的投资活动予以指导。设立专项基金,针对从事境外资源型投资的民营企业给予资金扶持,缓解企业境外投资的资金压力。
(二)加强对境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
一是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对开展境外资源型投资的企业予以信贷支持。如日本的输出入银行对于资源型项目的投资给予优惠的贷款利率和贷款期限,美国1969年设立的海外私人投资公司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在境外开展资源型投资的企业提供项目担保。同时,尽快设立境外资源型投资的专项基金,充分发挥我国具有雄厚外汇储备的优势,促进境外资源型投资的发展。二是应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职能,加大对海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信贷额度;大幅提高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资本金,提高其对境外资源型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同时,可以考虑企业和银行联手开展境外资源型投资的模式。此外,逐步放宽企业境外融资的政策条件,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外资本市场融资,进一步拓展企业境外投资的资本来源。
(三)加强境外资源型投资的信息服务,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一是继续加强和完善商务部子网“走出去”服务网的建设,增加境外资源型投资环境指南等系列投资服务产品,为企业在境外进行资源型投资提供高效、完善的信息服务支撑。二是相关部门及机构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获取包括境外资源型投资在内的相关信息,通过各部门之间信息的交流和整合,进一步加大资源型投资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力度,并借助“走出去”服务网站及时发布力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三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牵头动态跟踪全球资源地信息通过网络等平台免费为企业提供信息。四是充分发挥矿产资源类协会的功能加强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召集境外从事资源型投资的企业共享境外投资经验和教训,或邀请世界知名的、具有境外资源投资经验的跨国公司管理人员开展培训。
(四)加快多双边的投资保护协定的签署,继续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
目前,我国与130个国家签订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与东盟、新加坡、新西兰等8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自贸协定等。应进一步重视与其他国家多双边的投资保护协定的签署与实施,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战略,维护和保障企业境外投资的合法权益。具体而言,应大力推进中美双边投资协定的谈判,尽快签署并实施中加双边投资协定;同时,对于和我国已经开展贸易和投资活动但尚未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国家,相关的谈判应尽快开展。在自由贸易区建设方面,加快与澳大利亚、冰岛、瑞士等国自贸区的谈判,重点研究并尽快启动与印度、日本、韩国的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工作。此外,开展与国外投资促进机构的合作,建立合作机制,签署投资促进备忘录,多层次、全方位地为我国境外资源型投资提供保障。
(五)尽快建立和完善境外投资保险制度,为境外资源型投资提供风险保障
为鼓励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型投资,保险机构应当尽可能地提高担保额度,尽快消除企业境外投资的顾虑。此外,作为《汉城公约》的成员国,我国企业应充分利用公约对投资者的风险担保功能。该公约下设多边投资担保机构,专门对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面临的政治风险给予担保。
(六)强化企业在境外资源型投资中的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
在对预投资的东道国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同时,我国投资企业应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与东道国政府和当地居民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追求企业利润的同时,重视当地的利益和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上,采用当地已经形成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需要的方式和手段;在员工的雇佣上,要较多聘用当地人员;在工资分配上,实行相同的标准和待遇。在经营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重视环境保护。此外,应通过积极参与当地铁路、公路、电力等公共项目的建设,捐助当地教育,为所在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等方式,促进当地社会事业的发展。
上一篇:投资保加利亚中企新机遇
下一篇:赴阿投资 善“担当”者得先机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数据统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后台管理
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版权所有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查看 技术支持:安徽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51-65377563 皖ICP备10013724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646号

总访问量 41107415      今日访问量 0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