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当前时间:2013年4月2日 13:52:33
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新闻动态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高虎城:从五个方面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

2016-04-01 来源:商务部

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年年会上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对外开放将关注五个方面,包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水平、加快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积极参与全球的经济治理。

高虎城指出,对外开放已经极大改变中国的面貌,但目前中国的开放水平还不够高,开放程度还不够深,开放领域还不够宽,扩大开放仍然是当前最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

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方面,高虎城表示,“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是推动开放合作,促进全球和平发展的中国战略,目前已经取得初步的积极的进展。下一步中国将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将“一带一路”的倡议与相关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对接,共同打造路上经济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合作,搭建“一带一路”的骨架,建立大通关的合作机制,建立国际物流大通道,充分发挥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功能,加强经贸合作的产业基础,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的新体制方面,高虎城说,将重点做好三件事:

一是主动地开展改革试点。在上海等4个地区设自贸实验区,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外商管理模式。探索大数据政府监管平台等事中、事后的监管模式和措施,下一步将加快推动自贸实验区的试点经验,及时总结和向全国推广。

二是互利合作,加快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与美国和欧盟商签高水平的投资协定,有利于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高水平的外商投资管理体制。中美投资协定已经进行了24轮,双方已经交换了负面清单的改进雏架。中欧投资协定进展顺利,双方已经就协定范围达成共识。下一步将与美国和欧盟加快谈判节奏,争取尽快达成平衡双赢的协定,推动完善外商管理,促进保护体系。

三是加强立法和执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2015年年初《外商投资法》草案上网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收集到了各种各样的建议和意见,正在逐一进行梳理和研究,积极地予以采纳。将加快立法进程,向外商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法律环境,同时依法行政,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促进公平竞争,健全外商投资企业的投诉机制,维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在提升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水平方面,高虎城指出,“十三五”将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的区域布局,抓紧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支持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积极支持边境地区合作区、跨境地区合作区的发展,加快沿边地区的开发和开放;对东部沿海地区,将创新开发区的体制、机制,支持东部地区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创新基地,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的产业布局,放开建筑、会计、设计、审计等服务领域的外资限制,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的准入,鼓励外资更多地投向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支持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国内企业的改组和改造,与此同时,加快对外投资的步伐,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深度融合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开展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合作,优化全球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大宗商品境外生产基地以及合作园区。

在加快对外贸易的优化升级上,高虎城说,“十三五”期间将实施优进优出的战略,加快把中国建设成一个贸易强国的步伐,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对于中国货物贸易,下一步是重点促进贸易与投资的相融合、互动,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的贸易方式和新型的贸易业态,优化外贸的产品、市场和区域结构,向优质、优价、优进、优出转变。

在积极参与全球的经济治理上,高虎城表示,“十三五”期间将积极参与全球的经济治理,承担相应的国际义务,包括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主渠道作用,促进全球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维护世贸组织在全球贸易中的主渠道地位。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促进多边贸易体制更加均衡、共赢和包容的发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强化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体制的建设,加快构筑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完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合作;履行国际责任,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能力建设,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的发展等方面。


上一篇:中企一季度海外并购规模接近去年全年
下一篇:今年前三月中国海外并购规模1130亿美元 超过2014年全年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数据统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后台管理
安徽省国际经济合作商会 版权所有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查看 技术支持:安徽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551-65377563 皖ICP备10013724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2646号

总访问量 39826343      今日访问量 000465